大学de回忆
文章目录
大学de回忆
——————回忆即将逝去的本科生活 又是老话,白驹过隙,光阴似箭,这些高中时候感叹的话语到大学接近尾声的时候又继续提起。大学三年的时光已逝,第四年,将是挥霍时间的一年,将是充满离别伤情的一年。在这样一个季节,给自己写一些什么,回忆青春的时光,回忆懵懂的那年。
高中生活
如果光是写大学的生活倒是感觉有些枯燥和无味,很多一直交往的朋友,大多都是高中三年来积累的朋友,真挚的感情,共同在高考之前努力过的汗水,都给步入大学的我留下来很深的记忆。高中结尾以后,我没有给自己写一些什么,或许我不知道应该记录一些什么,想记录点点滴滴的我突然显得那样的幼稚和单纯。
然而四年后,我才逐渐明白,高中,它到底给了我什么。
进入现在知名的“七中育才学校”其实是一个偶然,缘分也从那一刻开始。高一那年是在家附近的一个中学上学的,高一一年的时光让我感受到了师资水平确实很差,对于以后的发展来说很是一个问题。暑假意外的拿到了当时还叫“树德新实验”的宣传单以后,想转学,然而只是心里面想想而已,因为当时我还是那个中学的保送生,按照规定是无法转学的。结果,母亲看到了,与我商讨以后决定还是转学。经过一番的努力,丢弃了原学校的一切档案,强行转学了。现在看来,那时候的决定真是值千金!
新的师资,新的同学,新的住宿,新的生活方式,一切都是新鲜的。刚进学校的时候考试排名靠前,然而在班上也只能排到10多名左右。正是竞争的压力,给了我无穷的动力。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刘老师也是那年才进入这个学校,风趣幽默,博闻广知,管理新颖,都给了我极好的印象。
那一届的学生,因为是学校的第一批学生,所以生源不是太好,有一些学生不好好的学习生活,习惯不好。在以前大一时候走读的时候倒无所谓,但是在住宿的环境下面就愈加恼火。晚上睡眠得不到保证,也就无法好好的学习。除了适当的忍受和调节自己,更是逐渐的和班主任商量对策,逐步的改变自己的环境。成效确实不错,读高三的时候情况已经好转很多。
高中的生活都是那样的单调简单,总结起来就是学习学习,对于我这个喜欢自由的学生来说,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有些困倦。设法找点玩的吧,何不换个花样儿看问题。不懂的和老师讨论,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题多解,多总结,多练习,多做题,思路活跃,不再拘泥。在这样的生活中,逐渐锻炼出来了对于学习的乐趣。
高三的时光最为郁闷,因为有高考的压力。最后的阶段真的卷子铺天盖地,做完数学还有语文,正准备做物理英语又是两张卷子,做完英语忙物理的时候化学老师又抱着一塌卷子走进教室。那时候,我觉得,除了一天我能在食堂吃好以外,生活感觉就是题的海洋。
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太聪明,但我能够多做,从积累中提取出一些东西,虽然苦了累了一些,但对于我来说这是最好的方式了。虽然说这么多的东西,包括自己买的一些题典,都在做,但是我能够做的很快,其实,只是应用了一下自己发明的统筹方法而已――“知难而退”。时间紧迫的情况下,合理的分配时间,调换做题的顺序,完成能够完成的,最后的难题,做不完,也心安理得。一天不必过得太为紧张,抓紧时间,生活自然就美好许多。至今,对于时间的把握,依然是自己的强项,而我想这些能力,可能就是在这些点点滴滴里面做好的吧。
说完自己,说说别人。
遇到了对的环境,也遇到了对的人。要感谢我的各位老师,给了我育才高中两年生活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持,感谢他们让我学到了做人做事的原则,感谢他们辛勤的劳动带动我学习,感谢毕业以后依然能够为我指点人生!
还有朋友的支持。因为我爱好电脑,刚进学校的时候就听说班里面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。之所谓志同道合,高中两年的生活互相一起谈论电脑,一起生活,一起讨论学习,在我高三那年不幸把膝盖磕破以后无微不至的关心我,这些都给了我太多的温暖,感谢能有机会遇到一个这样的朋友,终生受益。毕业以后还有一些朋友保持着联系,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,但也时不时的问候,踩踩空间,聊聊QQ,也感谢这些朋友给我带来了鼓励和快乐!
高中的两年,浓缩下来也就聊聊数语,从中潜移默化的对我人生的方向的指引,将会一直伴随我一生。
高考和择校
高考是迈入成人的第一次大型考试,也意味着三年的高中生活的结束。然而,2003年的高考并不是很顺利,全国的形式都不好,题目出奇的变态,以至于有些学生考完数学就痛哭一场。对于我来说,我清楚的记得以前数学做完选择题的时候只需要十分钟,而高考的时候竟然用了一个小时,剩下的时间不多,大题也草草做做而已。考语文的时候也出了乱子,自己的手表忽然停了,没有时间看只得估计和问,那样紧张的气氛下还算是一个小小的麻烦。英语发挥正常,理综题目有些难,没有做好,一项物理都还不错的我竟然很多题目都是稀里糊涂的,算是一个遗憾吧。
考完就要放心大胆的玩了,没有什么可担心的,一切都结束了,静待成绩下来吧。记得当时成绩出来的时候是高中老师同学聚会的那天,短信查了以后才532分,一贯都是全年级前一二名的我结果这次发挥失败,数学没有及格,这要算是“终生遗憾”。后来总结原因可能是紧张的缘故吧,一紧张什么都忘了,什么都干不了。
至于说那个“终生遗憾”还有一段趣闻。我其实一直数学成绩都还不错,算是特级教师陈老师比较看重的学生之一,一二三诊的平均成绩都在135以上,不管是老师,家长都认为能够考一个好成绩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数学比较好,成绩的正弦曲线规律在我身上再次灵验了。所谓正弦规律,就是指这次成绩好,按照正弦曲线的波动规律能够预见下次会不太理想。这个规律是我把以前做过的卷子翻出来,然后一次翻看发现的。高考之前朋友还打趣的说这个规律依然会兑现,结果真的兑现了!这个规律当然依次反映在我的各门成绩上,语文三诊是没有及格的,结果高考99分,理综三诊270多,结果高考才220几,英文倒是基本稳定,小小波动而已。这次数学的不及格也让陈老师感觉到很遗憾,所以后来上大学了,几乎每次见面或者打电话必然要说“我认为你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学生,只是高考那年有些失误,这很遗憾,但是··&middo t;···”。唉,想想这怎么不能算是“终生遗憾”!
成绩下来之前志愿已经填好了,那年真是很麻烦,以前的分数线参考起来都误差太大,经过很多轮讨论,最后还是定为“电子科技大学”。那个高考比我成绩还要好一些的同学填了“四川大学”。七月下旬,收到录取通知书,老师家长心中的那颗石头终于落地。
整个暑假,因为父母比较忙,就没有怎么出去玩,报了一个驾校学驾驶。因为是报社和驾校联手办的,只收高考完了的学生,所以很便宜,才1000块。学车的时候也结交了一些同龄人。休息的时间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东西,整个暑假,劳逸结合,过得充实有趣。
大学生活开始
就像小学报到一样,早上9点过才到学校,然而从辅导员深切的话语中得知,我是我们班倒数第二个报名的学生,而其他外地的同学早早的就到了学校,很不好意思第一次就那么晚,再说了,来那么早干什么呢。弄完一切手续后,就去了新的公寓,大学四年的生活就即将在这里开始。公寓硬件条件还是挺不错的,比起周边的好多学校那是上了一个档次。
刚进寝室放下包便和导生和室友交流开来,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。这四年来最让人满意的是班级、寝室的同学都很友好,大学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什么摩擦,比高中时候成熟很多,学会了控制自己。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寝室都不抽烟,这为良好的寝室环境打下了基础。刚来的时候还不熟悉,还要面临几天以后的分班考试,所以有开始了紧张的气息,大家交谈一阵以后还是各就各位,看书学习去了。
科大没有班主任的概念,一个班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导生,就是高年级的同学义务辅导新生适应生活的。还有一个辅导员,管整个年级。刚一进校就是参观学校,然后组织一些新生动员大会什么的。现在想来大一刚开始活动还真多,什么迎新晚会、中秋晚会、元旦晚会,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开会,到最后的军训,总之,刚进校,什么活动都要参加参加,多结识一些新朋友。
大一的生活还是宛如高中生活,只是早上不再有人高声叫你起床了,但还是有早自习,晚上照样还是熄灯,只是比较晚,有足够的时间做作业。对于我这个夜猫猫来说,最烦人的就是早起,往往晚上精神来了睡不着,第二天就整个上午都没有精神。大一的基础课比较多,数学、物理、英语、专业的基础课都有,还有选修什么的,虽然课多,但比高中时候看起来要好玩,量大,都是学习新知识。
当然,大学的学习再也不像高中那样老师反复讲做很多的练习,而是老师讲老师的,讲完走人,大部分时候在学校遇不到老师,也没有什么单元测验之类的东西,正规的考试就是半期和期末。所以自然而然的有问题怎么解决呢?这就有了答疑的时间,专门用于解决不懂的地方。一个星期一次,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,没有人强迫你去,没有人问到底那些不懂,全靠自觉。当然,自己也变成了那种“懒惰”的人,宁愿自己想,也不想问问,除非实在想不出来了。这样的性格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,而反过来也讨厌那样不假思索就从头问到底的人。
自学,成了大学里面培养的重点。
对于我来说,自学不成为一个问题,高中以前就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,在大学这样轻松的环境里面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方向。打个比方,大学之前你都是在知识的河流里面启航,目标很明确,顺水泛舟就好,然而,大学了,那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,小心迷航。
有不少的人,就在这四年中迷航了。他们开学的时候也曾说要对整个大学的做一个细致的规划,详细地说要干什么干什么;也曾真的用笔写下了每天的作息时间,说要严格遵守;也曾像高中一样努力的学习,一天学习不见一个人影。然而,这些人最后再回首之前细致的规划的时候发觉都是空想,大学的生活远不是所想的那样,每天的作息时间在网游和睡觉之间灰飞烟灭,曾经努力学习的过但经不起诱惑,沉沦了下去,放弃书本,走向游戏,最终荒废了宝贵的四年。
我没有他们那样的闲情雅致说要做什么做什么,朋友们都笑话我的主意能够一秒钟改变三次。我有自己的理由,我不知道事态如何发展,怎么去做一个详尽的规划,一切不是空谈?即便有详细的计划能够实现吗?或许某些人说这样看来不成熟,然而确实在大学几年里面,自己不断的调整方向,不断适应环境,带来了丰硕的成果。
我常常思考,下一步应该干什么,自己的定位如何。我本历来讨厌人际关系之间的阴险狡诈,喜欢简单的思考,简单的生活。大一的时候,除了做完功课以外,就是编程,学生会的工作也参加,只不过没有多去管这些事情。简单地做好功课,大学的题量比起高中来说少太多了,以至于到现在所有做过的题目还没有高中一年的多。一切还是成绩至上,到现在看来总的观点没有错,然而在新的竞争环境里面,我选择了做80分学生。
四年最后的平均成绩下来也就是80分出头,外加大二时候参加英语竞赛的加分,也就81分多点。相当于同寝室那个考试之前看几分钟书就能考90分的那个同学实在差得远。固然,自己没有别人那样的聪明,但是也不能苦干。80分,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,争取到90分是很好的事情,但是可能要付出20分的努力。然而这20分的努力占据了更多的时间,我课外的时间就减少了,我为什么不用这个时间多学习其他的东西呢?给自己定一个位,我不是做纯理论研究的,也没有经历做太深奥复杂的事情,我需要的是各方面的知识,求一个面,找到自己适合的方面,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深挖。
所以,第一学期以后,就有了打算:大一的假期用于学习编程,大二继续深入,大三积累一些电路知识。基本上日子也这样过,只是大一以后就喜欢上了研究移动GSM,大二的时候好好的研究了一把,日子总算没有白过。
充满活力的第一年
时间又重新回到2003年。
第一年的学习生活是苦闷的,也是积极的。刚刚从高考的炼狱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,虽然经过一个暑假,但心里面还是想玩。大学的功课相对高中来说知识要丰富得多,然而老师的讲课方式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讲得彻彻底底,也不会迁就于个别学生,许多知识还需要自己去重新学习,慢慢领会。
数学、英语是大学基础教育的重 点,关系到以后的考研和就业的问题,所以不敢怠慢。
刚来没有几天,学校就组织了分班考试。本来高考的时候数学就没有及格的我加上一个暑假的遗忘,最终被分配到了B班,也就是大多数人分配到的班级。还有A班,他们学习数学分析,当然理论的知识比我们学得多,学得深,毕竟他们有这个底。上课的时候切忌要把笔记做上,我不习惯于写到一个专用的本子上,就写到书上,书上写不下就把打印纸裁成合适的大小,写到纸上,然后贴到书上。这样,只要我书在,笔记就在,这些笔记给我准备考研的那两个月莫大的帮助。
英语还行,就分到了比较好的班,年轻的老师教,上课幽默风趣。我的英语作文那时候写得比较好,经常接近满分,但都还是高中积累下来的东西。我总觉得英语课本也觉得比较老套,老师也是像高中一样的讲,没有什么新意。单词什么的老师也不管,全靠自学。我并不怎么喜欢背单词,觉得编程的大多数浅显资料也是能够看懂的,高考英语本也不错,轻浮的我逐渐放弃了对英语的渴求,几册英语书上面的单词都没有去认真的记过,这为以后埋下了祸患。
第二学期一开学,英语四级考试就提上了日程。我这届运气比较好,原来学校是不准第一年报考四级的,然而今年例外了,学校准了,虽然今年学校收分比历年低。报考四级完全是听了高中英语老师的一句话“高考120以上的人,考四级是不成问题的”。我122,所以报了四级。
四级考试之前一段时间,还是买了一本历年的真题做做。不做不知道,一做就亮相了。阅读看不懂,选词填空正确率极低,因为绝大多数单词都不认识,这下着急了。还好,突击的最好武器还是我惯用的“轻轻松松背单词”。很感谢这个软件的作者,我词汇的90%都是这个软件帮助记忆的,惭愧的是从5.0版本用到现在的最新版都是用的盗版。一个月的时间突击了好一些的单词,这下足够了,上考场的时候轻松应对。
最后四级考试也就70.5分,成绩不高,也算过了。学校要求学位证和四级是挂钩的,虽然有很多“专家”都批评这样不好,但想想如果没有这样的约束,谁还会在大学自由轻松的环境里面学英语,恐怕少吧,这样的毕业生出去如何得了。
应付了考试,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安排了。
科大第一年是不准学生带电脑进学校的,从小就爱好电脑的我怎能离开电脑,何况电脑为我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,为什么不可以呢?想不通,还是把小笔记本电脑带过来了。那个电脑是高中的时候买的,三菱的一个手写笔记本电脑,属于电子洋垃圾,400块钱,486的配置,在WINDOWS下面放MP3都不流畅。在这样的电脑上面,我装上了QBASIC等一些软件,没事的时候随便玩玩,也满足一下我的爱好而已。军训之前我把这个小电脑弄坏了,为了继续自己的爱好,只好重新买一个笔记本电脑。花了1万2,买了明基的Joybook 3000笔记本电脑,直到今天我还在用这个电脑,这篇回忆录也是这台电脑上敲出来的。3年前的配置如今还能跑得动大多数应用,实在不易。为了这个笔记本电脑,还专门买了一个保险箱,毕竟大学管理比较松散,指不定那天小偷就盯上了这个电脑。后来公寓确实有丢笔记本电脑的东西,那个哥们儿确实太倒霉了。
至于辅导员那边,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因为他知道我用笔记本的用处,也就没有怎么管我。反正有人检查的时候我就把电脑扔到床上去而已。
大多数其他同学倒是选择到外面网吧去玩,在我看来网吧倒不是一个好地方。至今为止我只去过网吧三次,网吧嘛,在我的眼里面,就是一个游戏吧,只不过叫的名字好听而已了。感觉网吧就是葬送很多同学前程的地方,游戏的吸引力确实太大了,特别是那些网游和多人游戏,经常吸引你成天成天的玩。隔壁一个同学就“消失”在了网吧,吃在那里,睡在那里。那次好不容易见一面,和他打个招呼,他竟然习惯性用指头“轻点鼠标”,发现不对劲以后,才发现原来不是在网吧。如痴如狂到这样的地步,以至于最后没有一门功课及格,最后只有接受退学的命运。
业余时间也参加过学生会锻炼锻炼。很可笑的是,那年竞选年级学生会,考虑到自己在电脑上面的一些优势,就考虑加入加入宣传部,然而竞选的时候,就我一个人竞争这个岗位,理所当然的就当上了宣传部部长。随后就负责一些篮球赛的宣传工作,然而自己并没有策划好,手下的成员也不配合,最后还是弄得比较糟糕。另外自从进入学生会以后,最讨厌的就是开会,一来没有个什么事情都在开会,二来老是开会的时候不准时,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所以我的部门基本上不用开会,有事情及时传达。
我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避开学生会这些麻烦的事情,但在学生会还是有一些成果。就是我们学院的两本院刊。那时候已经没有在宣传部工作了,高年级的几个哥们儿想成立一个独立于学生会的“编辑部”,在技术方面就选择了我。几个月的合作还算愉快,起码没有那些讨厌的开会,但后来成立独立的编辑部就不知道怎么的就没有音信,后来也就没有了这样的组织。两本院刊在现在看来当时的技术还是比较老土,自己也没有什么艺术细胞,学院没有投入太多的资金,所以原本计划用彩色的版面用黑白印刷,惨不忍睹。后来也就没有做了。
最后,我还是退出了学生会。性格的原因,不喜欢里面麻烦的事情,不喜欢尔虞我诈,这恐怕正是我的不成熟。对于专业技能的强烈渴求的我选择了作自己喜欢的事情,学习编程,学习研究一些玩意儿,一年的时间,过得很充实,学到了不少的东西。
大二那年
回想大一的下学期,那时候已经有了我的摩托罗拉C330手机,这个手机有内建GSM Modem,可以通过GPRS上网,兼容AT协议,由于对于某些软件的功能上的不满意,再加上自己动手的欲望,所以开始渐渐研究起GSM短信、通讯簿等方面的东西。这一研究劲头就大着呢,成天都在搞,查阅大量的资料、做大量的试验,每天除了把学习弄好以外就做这些东西。暑假在家,报了MCSE(微软认证专家)的课程,花了不少钱,基本上每天都去上课。早早的起床,简单的吃点东西,坐几十分钟的公交车,提前到学校附近的授课点。由于我总是提前到那里,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和老师见面的,在那里技术也算不错,给老师留下来一个好印象。一个多月的培训学到了不少知识,但后来想到认证考试的费用太贵,而且有时间期限,也就没有去考了。除此之外,其他时间呆在家里,起床以后就开始“工作”,每天能够干14个小时,真的除了工作就是吃饭睡觉,感觉那时候对于技术的渴求到了
文章作者 贺思聪
上次更新 2006-12-17
许可协议 未经原作者许可禁止转载